春节临近,在外游子正陆续回家准备过年。亲戚朋友团聚,是一年中特别欢乐愉快的事,但情绪激动、频繁聚餐、烟酒过量、娱乐无度、生活杂乱等等现象,打乱了平时的生活节奏,更让一些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的读者患上“节日病”。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节日病”?1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专家。
中老年人需防心脑血管疾病
“儿女回老家过年,老人都会忙前忙后,精心准备美酒饭菜,但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都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出现神志不清,肢体活动不灵。”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静说,中老年人群通宵打麻将也极易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张静表示,在节日期间,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中老年朋友要尽量保持平常的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切莫过度兴奋;另外还要坚持服药,不要随便停药和更换药的剂量和种类,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一旦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家属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随意搬运或颠簸病人。让患者平卧,解开病人衣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张静说。
年轻人需防胃肠道疾病
对年轻人而言,节日喜庆以酒助兴在所难免,对美食也难以拒绝。于是每年春节期间,医院里酒精中毒及急性肠胃炎的年轻患者都会激增。
“去年春节期间,有一位28岁男性送来急诊,当时诊断为酒精中毒,呕吐物引起了呼吸道堵塞,非常危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左爽说,酒精中毒者除了有恶心呕吐外,神经兴奋期患者表现出话多且言语不清、动作笨拙。
左爽说,家人如果发现有人喝多了,不要赌气不管不问,一定要陪伴照顾,并适当准备牛奶和水果以帮助解酒。如果因饮酒过量导致狂躁症状,千万不能使用镇静剂,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
急性胃肠炎也是春节期间高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致脱水、休克等。左爽提醒,预防胃肠炎要饮食有规律,按时吃饭不要饥饱不均,时饥时饱会干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且要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熟食一定要分开,取出食用时一定要煮熟热透。“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应尽量卧床休息,有呕吐腹泻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者可口服补液。如果出现便中带血、胃寒发热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左爽说。
儿童需防意外伤害
每年春节期间,儿童意外伤频频出现,甚至看似不起眼的花生、瓜子,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异物吸入可引起孩子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异物吸入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儿在进食时打闹、哭笑,食物呛入气管。”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文付说,一旦发现孩子被食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应保持镇静,不让孩子哭闹,以免加重症状,然后迅速送孩子去医院抢救。
此外,专家提醒,在合规燃放烟花爆竹的同时,不要让孩子靠得太近,碰到哑炮不要走近去看,以免突然炸响伤及眼睛;如孩子不幸被烟花烧伤眼睛四周,有眼内出血、眼球受伤时,要立即用干净纱布覆盖伤眼,及时请眼科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