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固镇小秧苗育出好“钱”景
来源: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凌义乐 2025-05-22 16:21:54 责编: 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初夏好时节,红薯剪苗忙。在固镇县刘集镇张凌村红薯育苗基地,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长势正旺,20多位村民在育秧田里忙着剪苗、捆扎、搬运、装车,前来采购红薯秧苗的商户一拨接一拨。

“油菜、小麦收获之后,不少地方要种红薯了。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优质秧苗销路。目前,我们红薯秧苗的质量和价格都被客户认可,供不应求啊。”这几天,张凌村红薯育苗大户张宽利一直在基地忙碌着,平均每天要发走20多万株秧苗。

“红薯秧苗从5月初开始,一直能剪到秋季,可以剪8至10次,从目前的长势来看,预计整个基地最少可收获1000万株红薯秧苗。”张宽利介绍,张凌村红薯育苗基地共建有大棚90个,主要培育西瓜红、蜜薯等品种的红薯苗,销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销售额预计可达200多万元。

“他们家的红薯苗苗粗叶壮,红薯品质比较好,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我们采购比较放心。”前来购买红薯秧苗的江苏销售商李先生说。

近年来,固镇县刘集镇大力发展红薯产业,红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张宽利则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另辟蹊径,租赁了村里的设施大棚,进行红薯育秧,不仅为自己开辟了致富路,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多个务工岗位。

“剪一株红薯苗1分5,一天能剪1万多株,能挣100多块钱,我们老两口都在这剪秧苗。”张凌村村民李凤英乐呵呵地说,基地离家近,接送孩子、干家务都不耽误。

“等红薯苗卖完以后,秧苗田还能产红薯,秧苗加红薯,效益还是挺不错的。下一步,准备继续做大做优红薯育苗产业,把刘集的红薯苗卖到全国各地。”张宽利对红薯育苗产业“钱”景充满信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