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全国主流媒体岳阳文旅之行在历史与当代的时空交响中迎来尾声——媒体代表们既穿行于左宗棠故居"左公柳"的百年绿荫下,触摸这位清末湘军首领的发轫印记;又沉醉在樟树港辣椒的辛香热浪里,见证小小辣椒如何成为产业传奇。
媒体代表一行首先来到位于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的柳庄,此地是左宗棠于1843年用教书所得的900两白银购置的家宅。左宗棠于1812年出生,是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捍卫疆土贡献卓著的民族英雄。作为清末湘军的首领之一,左宗棠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其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1843年建成入住到1857年迁居长沙,左宗棠在柳庄居住14年期间,精心经营着他的庄园,耕田、种菜、读书,他生平酷爱柳树,因柳树生命力顽强,百折不挠的品性与其性格相似,所以建成庄园以后在大门上亲书“柳庄”两字,并自号“湘上农人”,潜心研究经世致用之学。
2022年是左公诞辰210周年,为纪念左宗棠为民造福的不朽功绩从甘肃酒泉肃州区移两棵左公当年所植的“左公柳”回乡。
左宗棠在柳庄前后居住14年,他热爱读书,在柳庄主要研究农业和地理学,为其后来建功立业奠定了基础。纵观左宗棠的一生,这位湘楚大地的儒将,既是洋务运动中以福州船政开启近代军工的拓荒者,又是马背上用舆图丈量山河的主权捍卫者;既是以耕读传家赓续文化命脉的士大夫,更是将"左公柳"遍植西域的文化播种者,终以儒者之魂铸就晚清最后的军事地理长城。
而在数公里外的樟树港,媒体代表团迎来行程最后一站——当日,2025湘阴樟树港辣椒文化旅游节正在此地开幕,30余家全国知名餐饮、食品企业汇聚于此共同参与这个“火辣”的节日。
樟树港辣椒经数百年选育和栽培,久负盛名,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被称为辣椒中的“爱马仕”。樟树港辣椒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没有经过人工杂交。一江一港夹两湖形成的小盆地“微域气候”和富含磷、钾有机质等微量元素的土壤造就了它香、糯、脆、嫩的好口感。
2011年,湘阴县开始大力推广樟树港辣椒品牌,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15年引进3位优秀乡友返乡创业成立了2家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樟树港辣椒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绿色化的道路。从2016-2024年,当地连续举办9届樟树港辣椒节,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辣椒品牌知名度。
经过14年的发展历程,小辣椒变成了大产业,樟树港辣椒也从自给自足零散种植走向了品牌规模道路。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区文谊新村,更是从“贫困村”蝶变为全国“亿元村”,品牌打响了,群众也致富了。
据介绍,后续,樟树镇还将依托正在筹建的辣椒产业博览园,进一步做强做活辣椒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农文旅融合,传承好、创新好、发展好樟树港辣椒产业。
当暮色染红湘江碧波,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旅交响在辛香与墨香中结束,左公柳的虬枝仍书写着"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樟树港的辣椒已炒热了乡村振兴的满盘鲜香,湘阴大地正以"左手执卷安天下,右手烹鲜富万民"的智慧,续写着新时代的经世致用篇章。这片孕育过抬棺西征铁血豪情的土地,如今正让左公柳的绿意与辣椒红的热烈共舞,在农文旅融合的春风里,谱就一曲"文武双全"的产业兴邦协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