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荷风水韵绘陶辛,千年诗意共潮生
来源: 胡静怡 2025-04-23 14:51:08 责编: 卓文亮 胡明兵 张文洲

在皖南的褶皱里,有一方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净土——陶辛镇。在这里,青弋江的支流织就十里水网,千年古圩沉淀岁月沉香,荷香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文明与生态在此“合奏”着一曲流淌的诗。

水脉为弦,弹奏绿野圩田生态曲。陶辛是水做的。10万亩圩田如棋盘般铺展,河汊纵横处,乌篷船轻摇,惊起白鹭翩跹。春来水涨,新荷初露尖角,夏至则碧叶接天,菡萏映日如霞。水,是陶辛的血脉,更是她的灵魂。近年来,陶辛以“水清岸绿产业优”为笔,勾勒生态新图景:宗潭湿地百鸟和鸣,百亩淡水贝类养殖基地净化水质,荆山河治理让碧波重焕生机。夜幕降临时,河岸灯火与星光共舞,水韵陶辛在静谧中诉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荷香作墨,皴染千年古圩文明卷。陶辛的荷,不止于景。千亩荷塘是大地上的水墨丹青,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莲,荷香浸润的产业脉络里,莲子加工厂与特色展销中心将“荷经济”酿成甘甜。每年盛夏,荷花季的鼓乐唤醒古镇,菡萏宴以莲入馔,村歌赛唱响乡愁,七房艺术粮仓里,荷影与画笔共舞,千年荷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生。青石巷陌间,“荷乡普法”戏曲悠扬,法治与乡风在荷香中悄然融合,绘就一幅德法共治的文明长卷。

民本如灯,映照巷陌深处烟火情。陶辛的美,更在人间烟火处。沙墩村的黛瓦白墙与碧水相映成趣,垃圾分类兑换超市里,村民用“绿色账户”兑换生活诗意;道德讲堂上,10年守护病妻的老张、笔耕不辍的农民作家老陈,用平凡身影书写着不凡大爱。在这里,志愿服务如春风化雨:“香荷小飞手”守护荷田、“河清岸绿”志愿队巡护碧水,镇村干部以原创快板传唱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信仰之光照亮阡陌乡间。

新潮似笔,勾勒智慧田园未来图。古老圩田,亦涌动创新潮声。陶辛以“千万工程”为帆,擘画全域旅游蓝图:智慧稻田示范基地孕育金色希望,“未来水镇”再生稻香飘长三角;民宿小院枕水而居,研学课堂里孩童触摸乡土根脉。党建领航的合作社盘活沉睡资源,村集体经济在荷香中“破茧”,乡村振兴的答卷上,既有稻菽千重的丰饶,也有艺术与乡愁共生的浪漫。

陶辛,是青弋江畔的一首田园诗,是荷风水韵中的一场千年梦。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在碧波上对话,生态与人文在圩田里交融。如今的陶辛,正以水为墨、以荷为笔,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邀世界共赴一场“诗与远方”的江南之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