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安徽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
来源: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张军 2025-04-21 17:56:25 责编: 李晓磊 程茂枝 张文洲

眼下,肥东县3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态势和小麦生育期实际,该县坚持早谋划、严管理、快行动,重点抓好以防控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作业,筑牢夏粮安全防线。

肥东县将小麦赤霉病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构建“党政同责、网格管理”的防控体系。该县成立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形成“行政+技术+防治队伍”三级联动机制;同时印发《肥东县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技术方案的通知》和资金使用方案,建立小麦赤霉病防控台账,实行每日一报,推动责任落实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服务监管到位。

该县还成立了4个技术指导服务组,点对点服务指导各乡镇(园区)落实防控工作,并组织143名农技人员下沉田间,分片包村,指导农户,推广“见花打药”“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防,着力提高防控效果。目前,该县已建立小麦绿色防控500亩示范片42个、1000亩示范片8个,以点带面提升防治水平;针对50亩以上大户,该县举办“田头学校”和防控技术培训会10多场,培训2600余人。

“我县统筹安排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330万元,按照要求审核、验收实际防控面积后,及时拨付给补助对象。”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源辉告诉记者,全县调运小麦赤霉病高效防治药剂60多吨,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49家,投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00多台、大型植保无人机364架,并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实地核查防治效果。

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前该市197万亩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正值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夏粮稳产增产,连日来,合肥各地持续加大防控力度,通过科技赋能、专家指导、创新服务等举措,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战”。

“小麦赤霉病防控,需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的关键节点,采取‘一喷三防’即一次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在防治赤霉病的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实现一次施药、多种效果。”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杨荣清说。

地处皖北的濉溪县是安徽有名的小麦种植大县,该县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达205万亩,长势总体好于常年。4月18日,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在百善镇召开了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暨“一喷三防”工作部署会。在柳丰种业公司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濉溪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青云向与会人员传授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暨“一喷三防”要点。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红麦头等,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具有暴发性强、隐蔽性大、易防难治的特点。预计今年我县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殷修刚介绍,在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中,各乡镇按照小麦赤霉病防控网格化管理要求,加强监测预警,落实技术措施,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田”,确保 205 万亩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全覆盖。

记者从安徽省植保总站获悉,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植保机构突出良抓早、抓小、抓好,因时、因地、因苗施策,完善防控机制,推广绿色模式,努力实现小麦赤霉病防治全覆盖,确保小麦产量、品质稳中有升。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安徽省小麦‘一喷三防’资金1.9亿元,省财政安排2亿元农作物重点病虫害防控资金。”安徽省植保总站站长何振辉说,全省各地正主动作为,及早组织采购赤霉病防治药剂,狠抓防治社会化服务;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整县、整乡、整村、整建制统防统治,确保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