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育出农业生产新范式
来源:
刘思雅 周玉琪 周超梅 唐冠男 张雨晴
2025-04-21 08:42:33
责编:
张军 张文洲 实习编辑 李子彦
谷雨前夕,位于庐江县盛桥镇的七里村已是绿浪滚滚,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我在这里有1500亩农田,每年总收益可达75万元左右。”当地的稻麦种植大户张东海说,高收益的背后,是以他为代表的新农人走出的农业新范式足够给“力”。
张东海的种植之路是从2018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很多乡镇的农田仅为农户零散耕种,导致土地不能集中流转,农田小收益自然也小。后来,七里村实施土地平整、小田变大田政策,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道路旁大片规整的农田,像是精心绘制的棋盘,成为七里村的一个新名片。这也让一心扎根乡土不想外出谋生的张东海看到了机遇。
大片田地的拔地而起,为耕地的大规模承包搭建了稳固跑道,张东海在种田两三年后,开始使用无人机,大大节省了人力,让大片农田种植成为可能。如今,他的农田机械化率基本达到90%,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使得农耕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同时也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从播种到收获,机械为农业按下“快进键”,由于机械需求量大,张东海还为其他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达9万多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同时越来越多服务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开始出现,张东海再次凭借敏锐的目光,把重点放到农田管理上,同时把机械全部外包——这样的生产模式既省力又高效。
2022年农业农村部和财务部共同发起“头雁”培养项目,培养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张东海就是其中一位。通过高素质农民教育扶持,加之自己的摸索,张东海逐渐成长为一名农田管理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很好地降低了稻麦耕种成本,进而实现增收。
政策引领,顺势而为,笃学力行。张东海代表的,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坚守土地、辛勤耕耘的新农人,而这群新农人则助推农业生产走出了新范式。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