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会做“加法”的陈老总,带着村民发家致富
来源: 文/王光甫 张嘉美 王瑶 图/刘欣雨 潘安琪 2025-04-17 11:41:04 责编: 卓文亮 胡明兵 张文洲

在103省道旁,一片片绿色的小麦随风飘荡,不远处,合肥市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排现代农业厂房格外醒目每年三四月份,都会有一批专家来到这里,为村民提供专业农事服务。

新闻稿图片2

合肥市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为村民提供‘耕种管收’的全程服务,当好他们的‘农业管家’。”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永江说,“我们帮村民解决难题,想让他们生活更加幸福。”

陈永江是土生土长的庐江县同大镇人,他和当地的村民熟悉又亲近,所以大家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最会做‘加法’的‘陈老总’”。

“陈老总”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这片土地上做“加法”。

“+农户”:携手共进,同筑农业发展之路

2002年,同大镇周围的一些土地处于荒废的状态,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土地没有人种。

“别的县城、乡镇通过土地流转和开发,让村民获得了不少收益,我们同大镇为啥就不能这样呢?”时任同大镇北龙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永江心里一直琢磨着这件事。

有了想法之后,他就开始付诸行动。从最开始一个人种地,到后来成立家庭农场,再到如今创办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路走来,“陈老总”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并且一干就是20年。

新闻稿图片4

陈永江在接受采访。

起初,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陈永江说:“一开始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不仅要购买农业机械,还要添置相关生产物资,资金压力很大。”但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他并没有退缩。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银行贷款的支持下,他顺利解决了资金难题,迈出了创业的关键一步。

资金问题解决后,技术难题又摆在了面前。从一开始的“门外汉”到现在的“内行人”,陈永江下了一番功夫: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向专家请教,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

如今,“陈老总”不仅自己学习先进技术,还与当地政府携手成立了科技小院,每年都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前来为当地村民传授农业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们当地的村民,很多都没见过这种新型农业机械,也没了解过种植技术。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这些机器能派上用场,只是来看个热闹。”陈永江说,“后来,村民看到我们的生产既高效又便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我们,和我们蹚出一条现代化农业的新路子。”

新闻稿图片3

田间罐区自动化闸门。

同大镇的种粮大户陈玉华说:“我们一开始都很难想到农业会变成这样,自从和‘陈老总’一起,我们可以干更多的活、赚更多的钱。我周围的很多人也加入了,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在陈永江的带领下,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已为同大镇及周边40多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服务土地面积达15000亩。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公司帮助农户实现了每亩总产值提高10%、生产成本降低5%的显著成效。

“+服务”:科技赋能,助力农业现代化

在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秧盘分装中心,整齐摆放着大量秧盘。这些秧盘通过传输带,依次完成加土、播种、灌溉、加机质以及最后的分装等一系列工序。得益于高效的自动化设备,仅需5人,一天就能完成3500亩至4000亩的秧盘分装工作。

新闻稿图片6

公司厂房内的育秧设备。

“当时我们走访了多家公司,考察了大量设备,经过反复比较和筛选,最终才决定购买这一设备。”陈永江说。

在秧盘分装中心的旁边,摆放着最新购入的插秧机,公司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指导村民熟练使用插秧机,帮助他们更轻松、高效地完成插秧工作,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劳动负担。

如今,行走在田野边,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大量聚集劳作的村民身影。

陈永江说:“现在村民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来这里找我们。我们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种粮大户陈玉华深有感触地说:“地里的草怎么除都除不干净,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陈老总’。在他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新闻稿图片8

同大镇刘墩村农田基本状况。

每年3月,正是小麦分蘖、拔节的关键时期,针对此时“倒春寒”高发的情况,陈永江便会邀请科技小院的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指导,为小麦稳产稳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小院专家详细的指导,让种粮大户们取到了“真经”。“有了科技的支撑,我们种粮现在很省心。”陈玉华高兴地说,“我今年种了300多亩小麦,科技小院服务很周到,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除草、施肥、清沟沥水等多方面的田管指导。”

公司最大的厂房是烘干中心,里面有12组烘干机,每组烘干机一天可以烘干35吨粮食。每当小麦、水稻成熟时,周边农户会把粮食运到这里烘干加工。

新闻稿图片7

公司的烘干设备。

“陈老总”为村民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成为当地村民真正的“农业管家”。

“+幸福”:增收增效,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自从公司成立以来,“陈老总”从来没有和村民发生过纠纷,也没有拖欠过村民任何钱款。“我真心实意地把村民当朋友,希望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他真诚地说。

在农忙时节,许多村民忙得抽不开身,便直接给陈永江打电话:“‘陈老总’,你把我的粮食拉去烘干。”村民对“陈老总”十分信任,对“陈老总”一百个放心。每当提及这件事情,陈永江都会觉得特别自豪、特别骄傲、特别有成就感。

在梅雨季节,粮食若不经烘干处理,很容易霉变。如今,陈永江为村民提供粮食烘干服务,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让村民不再为粮食保存问题而发愁。

过去,村民各自售卖粮食,销售渠道有限,价格也难以保证。如今,陈永江的公司统一收购并销售粮食,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稳定了粮食价格,让村民不再为卖粮发愁。

“现在,我们每亩粮食能够增加100多块钱的收入,每年加在一起,能多赚不少钱呢!”陈玉华高兴地说。

2023年,绿耕兴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粮油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将收购的粮食统一销售给粮油集团。同时,公司还在逐步打造品牌——同大大米,通过品牌建设逐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新闻稿图片5

陈永江介绍公司相关情况。

庐江县每年都会举行全县稻米农作物高产竞赛,2021年、2022年,“陈老总”带领当地村民在竞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然而,陈永江并不满足,他始终保持着进取之心,决心带领当地村民继续争取更好的成绩,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现在,“陈老总”积极注册商标,带领村民发展有机农业,进行绿色生产。未来,他计划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将当地粮食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带领村民赚更多的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业生产也是大有作为的。我觉得通过我的努力,能带领更多村民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陈永江坚定地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只要我们肯干、肯钻研,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