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和美乡村看定远④|七里塘擘画和美乡村“光明‘圩’来”
来源: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顾亦飞 通讯员 王文 杨超 2024-12-24 16:55:55 责编: 张军 胡明兵 张文洲

【编者按】近年来,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其中,积极探索以有限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本地可持续性发展以“北拂晓、南二龙”为典型代表的和美乡村建设的“定远路径”尤其值得关注。今天起,本报推出“和美乡村看定远”系列报道,展示定远县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路、新成效、新经验。


初冬时节的清晨,在皖东北定远县七里塘乡韩圩中心村,朝阳缓缓从东方升起,把温暖与光明撒满座座庭院。沾着露珠盛开的花朵,整齐划一的独栋两层小楼,院里悠闲的村民,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自从搬到新家后,我们是享受城里的配置、过着乡村舒适的生活。”11月27日,面对记者的来访,七里塘乡韩圩村光明小区居民张如周笑着说。

韩圩中心村光明小区居民张如周住上新房。

老张家以前住的是瓦房,一到下雨天房子就返潮,“很不舒服”;如今,住在130平方米的新居,上下两层4间卧室,“儿子女儿过年过节都争着带孩子回来”。

韩圩村村民居住环境的前后变化,是七里塘乡近年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整村推进统建统管,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缩影。

党建引领,圩上人家享和美

韩圩村位于定远县七里塘乡中部,距定远县40公里,全村村域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72亩。韩圩村由原韩圩、徐马两个村合并而成,共辖有25个村民组,现有居民1020户4286人,下辖两个党支部69名党员。

韩圩中心村光明小区。

近年来,韩圩村党总支抓住光明乳业项目落户该村的契机,在七里塘乡党委的指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光明‘圩’来”党建品牌,旨在围绕光明乳业项目和光明小区建设,大抓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共享和美生活。

韩圩村党总支围绕光明乳业拆迁抓基层党建,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拆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干群共识,在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锤炼过硬作风,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同时,围绕光明乳业项目抓产业发展,鼓励村民流转土地,调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农机,组建农业服务队和农机服务队,服务光明乳业种养产业。此外,韩圩村草莓种植、生猪养殖、肉鸡养殖产业也逐步形成规模。

韩圩村还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推进光明小区安置点建设,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健全“一约四会”制度的基础上,该村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先进典型选树、示范引领等方式,不断深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光明小区是定远县最大的安置小区,总规划609户,2021年开工建设,2022年申报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023年一期建成并顺利通过省级中心村验收,目前已入住425户;二期也正在加快建设中。”定远县七里塘乡规划站站长张成看着光明小区“从有到无”,和大部分的入住居民都比较熟悉,“小区建成后,村民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户型,每户都是独门独院,以往的邻里纷争基本没有了”。

产业振兴,为民铺就致富路

张如周原先靠种地为生,一年下来算算账,收入也不过万把块。现在,土地整体流转给光明乳业,每亩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费670元,“每年的9月30日,第二年的流转费就能到账”。

老张自己到附近做瓦工,一天的收入也有100多元;老伴如果不到合肥带孙子,还可以到家门口的草莓产业园去忙活,一天也有150元的收入。

“以前一年忙到头没头绪,现在有流转费和政府的一些补助做支撑,想干就干,干一天就得一天钱。”张如周边说边给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在定远县七里塘乡乡长李智丰看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韩圩中心村多措并举助推产业发展,推动村内产业项目快速发展,该村现有合作社、家庭农场14个,重点聚焦四大产业,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2023年,韩圩中心村。(七里塘乡韩圩中心村供图)

时间回溯至3年前。2021年光明乳业项目落户韩圩中心村,该项目总投资约9.95亿元,占地养殖区面积约1439亩,设计存栏18000头荷斯坦奶牛,并流转周边土地约50000亩农田种植青储饲料,年产原料奶约10万吨,直接劳动力需求约1000人,间接劳动力需求约5000人,对提高全村群众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该村通过支部党员引领,不断引导支持群众发展草莓种植特色产业,依托七里塘乡大咖国际水果深加工基地辐射全村,带动周边形成产业群,引进优质草莓品种,打造绿色草莓品牌,增加村民收入,现有草莓种植户44户,面积500多亩,亩均收益2万余元。 

在肉鸡养殖产业方面,该村自2021年以来,新建肉鸡养殖大棚4个,由村集体与合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年出栏约30万只,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48万元,带动就业20人。不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更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七里塘乡在定远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注重产业兴旺,统筹绿色生态发展、乡村文明建设,探索乡村治理有效途径。七里塘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铆足干劲、担当尽责,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接续奋斗。”李智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