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三农
望江县雷阳街道:创建“鹤庄精品村”,探索振兴新路径
来源: 徐达禄 2024-12-18 21:31:30 责编: 张军 胡明兵 张文洲

2023年以来,望江县雷阳街道以“鹤庄和美乡村”申报、创建为抓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乡情而又务实有效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谋定而后动,布局见真章 

2023年,雷阳街道开始谋划鹤庄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从创建开始,各级党员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倾听村民心声,摸清全村土地、房屋、公共设施、产业基础、能人专长与创业意向、乡贤能量等资源要素现状。党员入户300多次,召开屋场群众会40场,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大到产业方向、小到门前屋后,全方位了解百姓需求和期望,将群众最关心的事放在首位来谋划项目。

一方面,街道邀请安徽省特色小镇发展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机构专家来现场指导;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走出去,到浙江和黄山、合肥等地实地考察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并与农道文旅、东方田园、中炷咨询等第三方策划运营机构进行多场次现场交流,借鉴学习他们在其他项目上的成功经验。

通过各方会商研究,鹤庄村以“鹤寿雷阳、林湖康养”为定位,着力在培育绿色农品、制造健康食品、打造旅游商品、丰富康养产品上下功夫,打造独具特色的城郊农旅康养目的地。目前已谋划重点项目13个,其中产业提质增效项目6个。现在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并引来大批乡贤返乡投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铆钉目标不放松,关键节点钉钉子

为了确保谋划的项目得以有效落实,雷阳街道建立了“7+6+7”工作推进机制。

街道成立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围绕13个建设项目成立6个项目专班,明确职能职责,建立包保责任片区制度;将全村划分为7个大片区、22个小片区,发动党员、村民认领包保,凝聚最大合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编制创建工作一览表,将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和美周会”制度和“书记项目、书记领办事项”,定期会商,书记带头,解决创建工作重难点问题。

资源变资产,创新谋发展

鹤庄村处于丘陵地带,林田分散,村落宅院散乱,因此开展全域土地整治,使小田变大田,将边角地、荒地、起伏不平的坡地与现有耕地、林地形成连片,提升有效种植与栽培面积。

同时对村域危房、闲置房、废弃房、老学校、老厂房等进行综合治理,给“鹤湾小镇”农文旅项目、“创谷”乡村振兴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寿谷”康养基地等产业项目腾出了充足空间。这些闲置的边角地、房屋已经成了非常有利用价值的资产,为农户和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微改造精提升,不搞大拆大建

在村庄生态绿色发展项目谋划之初,当地便秉承全域景观改造经济适用化的原则,各级党员与设计策划人员,现场步行踏勘,走遍鹤庄村每一个角落,在统一风格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村历史、风景等具体情况,分别确定各村主题,力求一村一品,花小钱办大事。如朱下屋在风貌提升工作中系统融入朱熹的诗文、传说;商家大屋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为主题,突显文化基因。

鹤庄村在整体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同时结合摇钱树项目、五小园、美丽庭院建设,在精细处稍加点缀,形成了具有鹤庄差异化特色的原乡风貌。

多产业互补,再创“鹤湾小镇”

望江县是安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鹤庄村拥有上万亩农地资源,粮油种植和土特农副产品生产本身就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在农科院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该村选用石榴树作为“摇钱树”项目加以落地推广;利用长江边丰富的水面资源提升特色水产养殖规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对农地进行提质增效,2024年鹤庄村一产产值有了明显增长。

两年来,鹤庄村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目前已完成零星地、荒地、丘陵地整治1200亩,建成优质粮油基地800亩,种植水蜜桃、软籽石榴精品果园400亩,村庄房前屋后、主干道沿线栽种石榴树苗10000余棵。

“创谷”一期即将竣工,意向企业入驻协议已签署;“鹤湾小镇”文旅项目的儿童乐园已开业,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农家乐、研学基地、民宿酒店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寿谷”项目合作协议已签署;村集体、村民自建的民宿、农家乐、特色种养殖项目也陆陆续续落成……雷阳街道已将鹤庄村创建工作总结为“鹤庄经验”,将在街道其他行政村大力推广;同时,该镇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